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在体系架构方面,《建设方案》提出将聚焦海南低碳发展核心要素,搭建低碳岛建设的★■■◆★“1+6”体系架构◆■◆■★★。构建以电力零碳化、热力零碳化、终端领域电气化为特征的新型零碳能源系统,夯实低碳岛建设总底盘;建立产业优碳★■■◆■★、城乡降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在降碳路径方面,《建设方案》明确海南将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打底★◆◆★,推进工业、城乡、交通、农业等终端领域节能降碳,开发核★◆◆◆、风■◆◆★◆★、光等零碳能源■★★★,布局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储能设施,健全特色岛屿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方案》提出海南将积极推进配套项目建设★★★,探索低碳城镇◆■■、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区、低碳景区★■、低碳建筑和低碳乡村等低碳应用场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研究院点评: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财政瘦身名义系统撤除清洁能源政策,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大幅转向传统化石能源路径,释放明显“去气候化”信号,也为全球碳中和进程增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研究院点评:GRI修订劳工标准,推动ESG披露迈向“人权量化”,将职业发展公平等软性议题转化为可衡量指标,助力企业实现从描述到实质分析的转变★★,提升人力资本透明度■■。
研究院点评:《指引》以“政府示范+市场机制”双轮驱动,推动公共部门先行先试,既促进碳管理服务业态发展,也为公众参与碳中和提供标准化路径,拓展城市低碳治理新场景。
研究院点评:全国碳市场四年实现交易机制创新与行业覆盖双突破。行业扩围带来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和差异化减排路径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此举也促进碳金融等新兴领域成长,提升中国在全球碳定价和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又称为ESG★■,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国资智库推出《ESG每周关注》栏目,与您分享最新的ESG相关资讯。
近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聚焦“非歧视与平等机会◆■■■★◆”及“多样性与包容性■■★★◆★”两份草案公开征询意见◆■◆■◆■,公众征求意见期将持续至2025年9月15日,预计新版标准将于2026年中期陆续发布。项目分三阶段(就业实践与条件、职业生活与发展◆◆◆■■★、工人权利与保护)修订八项现有劳工相关标准,并开发新标准,旨在使组织能公开披露其对工人的最重大影响及管理措施。修订以《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和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工作议程为依据,遵循GSSB正当程序协议,由劳工技术委员会及专家顾问组推进,公众可通过在线调查反馈★★■■◆★。
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据《通知》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需根据此权重进行考核评估。在电解铝行业基础上,增设对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的监测,其完成情况核算以绿证为主◆★■,只监测不考核,电解铝行业则进行考核◆★★◆◆■。《通知》要求◆★■■◆■,2025年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绿电使用比例为25.2%~70%◆★★★,数据中心则均为80%■◆■★◆★。
7月4日,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在白宫正式签署生效,该法案旨在大规模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财政赤字◆■◆★★,预期节省1.6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大而美”法案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包括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取消购买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等。清洁能源方面,法案大幅削减美国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气候专项资金,相关税收优惠也出现重大调整,原本持续至2032年的30%税收抵免政策将从2026年开始逐步取消,直至2027年底完全取消,氢能税收抵免也将于2028年取消■★■◆■■。此外,该法案取消了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计20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基金的全部未使用资金,同时撤销了美国能源部多项未分配拨款★◆■◆■★,包括用于电力传输部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建筑脱碳项目、油气行业甲烷减排以及部落能源贷款计划的专项资金■◆◆。同时◆◆■★,“大而美”法案大力推动化石等传统能源开采,将美国能源战略重新锚定在传统化石能源上。
上海: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举办的大型活动率先开展碳中和并列支相关预算
研究院点评◆■★■■:《方案》聚焦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通过政策引导与消费激励并行■■★■◆◆,强化技术推广与数据监管,为中部地区建筑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路径。
研究院点评:海南以岛屿特性探索“能源-产业-生态◆■■◆★”协同路径★◆★■◆◆,为全国区域低碳转型和碳中和示范提供实践样本,助力构建具有热带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
7月18日,本周ICE欧盟碳排放权(期货价格)下跌0.89%,报69.89欧元/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研究院点评:《通知》通过“约束+监测”双轨机制实施差异化管控■■◆◆◆,将绿证核算从电解铝拓展至钢铁等战略行业,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电监测体系,同时首次对数据中心提出80%的绿电使用门槛★★■■,强化数字经济低碳化导向。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迎来运行四周年。截至当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6■■◆■◆★.73亿吨,累计成交额462■■.49亿元★◆。过去一年,全国碳市场在交易机制和行业覆盖面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环交所近期宣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在市场化定价与规范化运行方面迈出新的一步。该机制采用统一价或申报价成交模式,设置最小申报数量和价格限制,每周开放多个交易时段。行业扩围是今年全国碳市场最显著的变革。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案预计将涉及1500家企业共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量■★◆◆。全国碳市场控排行业从单一的发电行业扩展至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年覆盖排放量提升至80亿吨左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从40%升至60%以上。
近日◆★■,河南省住建厅 河南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对照国家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提出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面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分别达到30万平方米和30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进展。2027年建筑节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方案》明确了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落实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等重点任务■◆■★。其中指出,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鼓励各地结合■■■★◆■“两新■◆★★★”政策,通过消费补贴等方式,畅通家电和家居家装产品消费链条★◆,促进高效节能家电和绿色家居家装产品消费,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推广使用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全省公共机构名录库建设,加快推动用水◆◆★★■、用气数据对接机制,实现平台数据基本信息全覆盖。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大型公共建筑探索建立运行调适制度,加强公共机构节能节电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规定。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探索推广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合理调配用电负荷。
为推动本市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助力上海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于2025年7月11日印发了《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该指引为本市各类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流程和科学的管理◆★■■◆,引导活动举办单位积极践行低碳理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碳抵销等方式实现活动的碳中和目标。该指引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工作,包括大型演出■★★、赛事、会议■★◆◆、展览以及其他大型活动。指引鼓励各类举办单位以及场馆单位、服务单位和参与方等主体按照指引要求对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并主动公开相关信息。举办单位是大型活动碳中和的责任主体,可自行开展或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协助开展碳中和工作。同时,鼓励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举办的大型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率先开展碳中和并列支相关预算。为抵销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举办单位可通过购买或接受捐赠的方式获取碳配额或其他碳减排量■★。抵销方式包括全国或本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配额■◆◆、本市产生的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本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以及经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碳减排量。已使用的碳配额或碳减排量需在相应注册登记机构注销,并提供注销证明。
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扫一扫